- 臺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
- 研究調查
- 保育推廣
- 救傷收容
- 友熊社區
使命與任務
臺灣黑熊全島分布調查計畫
研究調查臺灣黑熊全島分布調查計畫
分享最新北台灣黑熊分布圖初步成果: 分布範圍衰退且不連續
UPDATE|第三期
協會自去年起便開始進行【#臺灣黑熊地理分布預測模式及人熊關係分析】調查。研究團隊系統性蒐集自2011年以來的所有黑熊出現紀錄。資料來源含括研究調查報告、生物多樣性資料庫、黑熊通報系統、屏科大黑熊研究室自主監測資料、官方通報、社群平台、私人通訊、報章媒體。資料類型包含各種黑熊出現紀錄,例如自動相機影像、目擊、痕跡、狩獵、救傷、死亡、滋擾案件等。
雖說資料收集目前持續進展中(尾聲),後續會進一步建模,繪製預測分布圖。但在此仍初步分享成果,並感謝大家提供各式資料。黑熊於中北部地區地理分布初步結果呈現如圖一,當今近十年(2011-2022年)熊分布為黃色點位,過往十年以前(2000- 2010年)則為紅色點位,資料不含括人造衛星定位資料。二個時期的點位分布範圍比較,可看出 #二十年間的變化。 #不樂觀
當今臺灣黑熊於中北部地區的分布主要集中於二個地區: (1)在玉山國家公園及以北的鄰近地區,以及(2)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和緊鄰的雪霸國家公園西南側地區。
上述二個熊資料密集分布的地區之間,即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南的南投仁愛鄉,以及花蓮的秀林鄉和萬榮鄉,亦即一般山友所說的丹大,和能高地區,於近十年則欠缺有熊紀錄,然於過往十年前(紅色點位)則尚有些許零星紀錄。這看似很明顯的「衰退」變化。從地景上來看,此區也是維繫黑熊南北族群交流的關鍵位置,但卻也是去年大雪山黑熊#16711 第二次野放後,遭獵殺掩埋的所在(仁愛鄉武界)。
另值得注意的是,北部的新竹-宜蘭交接地區過往十年前尚有點位連續分布,現在則僅有剩零星紀錄而已。宜蘭縣南澳、大同鄉過往有13筆熊紀錄,然現今僅剩下2筆分別位在西部和西南側縣界的紀錄。
因此,初步資料分析顯示,黑熊點位分別位於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北部皆有明顯縮減的狀況,而北部的雪霸國家公園和太魯閣國家公園,與玉山國家公園之間的區域,黑熊的分布亦呈現明顯縮減,甚或不連續的情況。
這些熊點位分布較為稀少的地區,目前正是研究團隊特別聚焦所在,希望可以加強上述地區的熊紀錄蒐集,以盡量避免取樣誤差。因此,盼請曾於新竹、宜蘭、南投-花蓮交接地區,目擊過熊或是看過熊痕跡的朋友,盡可能向我們通報。您們的通報都是繪製當今黑熊分布地圖的重要資料,通報送臂章活動仍在進行中!
#FinalCall for bear presence data!
黑熊通報系統連結→https://www.taiwanbear.org.tw/questionnaire
#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自籌款計畫,林務局配合款補助。
BearReporting Vol.1 https://reurl.cc/QWMkjp
BearReporting Vol.2 https://reurl.cc/9VaRan